無論是那一種運動,都離開不了『生物力學』的基本原理,例如田徑、自由車、籃球、棒球、網球、羽球….等等,全部應用於相同原理,而做各種不同的運動型式。
高爾夫既是一項運動,當然也離不開『生物力學』的範疇,我們把揮桿技術研究的主題,賦予生物學和力學的原理原則,把複雜動作技術建立於其定律之上,如此才能跳越層級,昇高我們的視野去觀察。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跳脫自己主觀的揮桿方式或動作去探討『高爾夫揮桿動作』,而應該以『力學』的角度,去檢驗「動作」作用在人體上的內力與外力及其產生的效果。
總之,當我在面對一位新手或者想修正動作的老手時,會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觀意見,並想辦法將力學的基本原理和他本身的身體條件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客觀,也較為科學。
例如握桿、站姿、瞄球與目標之間處於『平行與垂直(方正)』的狀態就是屬於一種客觀的力學條件,讓我們有條件(或者有機會)用力學原理應用去達到『每次擊球的力道必須是一致的』與『球桿每次都要以相同的軌道去擊球』的人體運動系統目標。
一定會有人質疑:「人要做到像『揮桿機器』那樣能夠有一致的擊球力道與穩定的揮桿軌道?……應該不可能吧!」
沒錯,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雖然人在揮桿時的變數要比機器多,不過我們還是要盡量去增加擊好球的機率與降低來自於身體動作上的誤差,要知道,即使是『揮桿機器』也會有誤差的機率。
要控制機器去降低誤差也許只要按個按鈕就行了,但人卻不行,想控制身體就必須透過『訓練』與『學習』。
我所說的『訓練』、『學習』與『現場指導』、「臨時模仿」是不同層次的可不能混為一談喔!
『訓練』、『學習』是需要「時間」與「耐心」讓身體去「內化」的,需要的是動作操練與自我領悟,而【建造揮桿】的精神就在這裡,如果是想找「特效藥」與「速成」馬上解決自己揮桿問題的朋友可要讓您失望嘍!
再回到之前提到握桿、站姿、瞄球與目標之間處於『平行與垂直(方正)』的狀態為一種客觀的力學條件,有了這個條件我們才能系統化地控制肢體動作,以力學原理去達成目標。(圖1)
就以『握桿』來說,它的客觀條件就是『拍手握桿』,兩手處於平行的狀態,我們也介紹了空手與實際握桿時要如何做到兩手處於平行的練習方法,如果有照著方法練習應該有一定的基本功力。(圖2、3)
更重要的,有了這一種客觀的力學條件才能讓我們去探究事情的因果與問題的真相!
接下來你就能完全了解,在客觀上,不同於「兩手處於平行的狀態」的握桿到底是什麼狀況?
現在我們知道什麼是「兩手處於平行的狀態」去握桿,這樣好了!兩手拍手時是兩掌相對,我們把兩手掌想像兩塊「板子」,這時應該會看到兩塊板子重疊在一起。(圖4)
我們也練過了空手模擬握桿時應該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打者相反),而且左手姆指緊貼在右手手掌中的生命線上,且左手食指與右手小指交叉子在一起,所以如果用兩塊板子來想像的話,應該是如圖的狀態。(圖5)
所以…. 一、握起來,二、手打開,我們之前是這樣練的沒錯吧?(圖6)
現在有一種狀況,如果代表左手掌的板子有一點向右轉(左打者相反),就會變成如下圖的狀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塊板子也就是雙手是處於不平行的狀態。(圖7)
再來一次,一、握起來,二、手打開,一、握起來,二、手打開……..看到什麼了嗎?(圖8)
好,保持這個狀況不要動喔!
這一種兩手不平行的狀況,俗稱『強勢握桿』!(圖9、10)
左手背略為向著天空,你會看到左手至少三個指關節。
(待續)
相關文章連結
世界名將揮桿影片--Adam scott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9797269
世界名將揮桿影片--Zach johnson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979619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