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但是整套桿子裡都不同長短怎麼辦?」

沒錯!新手只需一支七號鐵桿來入門,將來進階且要上場打十八洞時,才需買整套球桿。

一套桿子裡除了木桿最長外,還有長、中、短鐵桿等也有長短之分,所以更要學會正確的「站姿」與「瞄球」動作才能適時地去調整自己的身體去因應不同長短的桿子。

請詳細閱讀桿頭落點會吃土球偏高的問題系列的文章,尤其從桿頭落點會吃土球偏高的問題(7開始,已談到如何正確調整身體去因應不同長短桿子的方法,在這裡我再重點整理一下。

我們強調,『揮桿前準備動作』沒練好,對往後的『揮桿動作』練習成果會大打折扣,再加上日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套桿子時,會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要練好『揮桿前準備動作』首先要先學會『站姿』口訣: 兩腳打開>膝蓋微彎>腰往前傾>臀部靠牆>手自然下垂(圖1


上篇我們利用臀部去「靠牆」,去找出身體最穩最舒服的姿勢,並雙手實際去握桿子,如果桿頭底座穩穩地平放在地上而不會前後端翹起,代表這支桿子的長度剛好適合你。(圖
2


而這個
『揮桿前準備動作』就是屬於你自己個人的「標準模型」,當此模型固定不變,才能以此為「參考點」,去測量不同長度的桿子。

【桿頭落點會吃土球偏高的問題(8)】裡,我開始教大家如何調整身體「脊椎角度」來面對不同長度的桿子。

概念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看下圖,一個「標準模型」面對三支不同長度的桿子,中間藍色為七號桿,粉紅色為長鐵桿五號,黃色為短鐵桿九號,我們看到七號桿面對「標準模型」的長度剛剛好。(圖3


在下一張圖我們看到,當「標準模型」面對一支長鐵桿時,只要向上調整一點「脊椎角度」就可應對了。
(圖4


而當「標準模型」面對一支短鐵桿時,就需向下調整一點「脊椎角度」來應對。
(圖5


所以能否「練出」這個模型相當重要,因為模型變來變去或者不正確,無論什麼球桿套上去,都可能做出錯誤的調整,也可能越調越複雜….

全套球桿至少有十四支長短不同的桿子,如果沒有一種系統的調整方式,那十四支桿子可能就有十四種站法!

(待續)

相關文章連結

【桿頭落點會吃土偏高的問題(7)】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9820298

 【桿頭落點會吃土偏高的問題(8)】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982307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造揮桿 的頭像
    建造揮桿

    高爾夫教學的部落格

    建造揮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