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們提到侯根最常用的一項自我練習法就是把右手食指與姆指放開做揮桿練習,讓右手食指的第一指節真正的去掌控桿子。 如果你體會不到這一招,你就無法真正領會到下一招侯根那最有名的『玻璃平面』的要領。
雖然它是描述著短短地一句話,但我認為那是整本書【侯根長打五絕招】中最關鍵也是最深奧的地方!
「為什麼他會這樣練呢?兩手指放開的話球桿不是會更握不穩嗎?」
兩指放開不但不會不穩還會讓球桿更乖乖地控制在手裡,而且還能讓你的握桿更放鬆!
那塊靠自己想像出的玻璃平面,是一塊四方形的玻璃面的一端架在肩膀上,另一端則放在球上,就像如下圖一樣你會看到一個傾斜的揮桿平面。(圖1)
我們從『二、揮桿原理---建造揮桿模型(23)~(28)』的文章中,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揮桿平面」的問題,還記得介於「額狀面」、「水平面」與「矢狀面」三者之間的「傾斜面」嗎?
沒錯!我們說的「傾斜面」就是在解釋侯根所說的那塊想像中的玻璃。(圖2)
他說:「如果你的揮桿方法正確,在提桿後揮時,手臂提到臀部的高度,它們就會跟這塊玻璃平行,一直到頂端,你的左臂就該跟這塊玻璃與球形成的角度一模一樣(貼著玻璃)。肩膀在後揮的時候也是一直貼著玻璃轉動。」(圖3)
簡單地說,他的意思就是希望你在上桿時都沿著「傾斜面」在運行,球桿只要在上桿到擊球後沿著它運行,也代表著桿頭是沿著一個弧形的軌道運行就如同下圖的揮桿軌道。(圖4)
我們來驗證一下這個傾斜的「玻璃面」與「讓右手食指的第一指節真正的去掌控桿子」兩者之間的關連性在那裡?
再做一次「右手提桿練習」,將球桿由身體右側輕輕提起來,提起來的同時,讓中指與無名指的第一指節輕輕勾住桿子,而讓球桿依靠在食指第一指節上(圖5)。
好!維持這個姿勢不要動,看球桿能不能穩穩地靠在食指第一指節上一分鐘……
如果過程中球桿一直處於不穩狀態或者右手感到很吃力代表你還無法用右手去掌控桿子,也代表著你還不會使用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第一指節巧妙地去控制球桿。(圖6、7)
有時理解與實際做到是兩回事,你雖然懂了,但不一定做的到,必須要耐心地去揣摩與練習,右手對球桿掌控的正確與否對將來整體揮桿擊球是否正確有極大的影響!
精彩的還在後頭!如果沒有把握桿學好,就無法體會其中的奧妙,這關沒過,下一關就更難!還沒有把右手這個練習動作練好的朋友,務必還要再參考文章多練習喔!
(待續) 連結(一、揮桿前準備動作--握桿(右手))文章 連結相簿--(右手握桿練習)
連結(二、揮桿原理---建造揮桿模型(23)--設定)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9480813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6357395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wino9996&b=7&f=1323104786&p=0
參考書目
張建國(1990):侯根長打五絕招。台北:卓越文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