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訓練負荷曲線」的進度訓練自己,就可以在「訓練進度表」上隨時記錄自己所練動作的累積次數。

例如,第一週的第一天,「左手握桿練習」與「右手提桿練習」分別各練20下,而「站姿+空手起桿擺動練習」練了30次,您就可以在「訓練進度表」上記錄下來。(如下圖)



我們建議在「練動作」時最好不要「不知道自己練了幾下的隨性地練」,確實記住自己練了幾下,一方面可以在練習時注意力集中,一方面也是要讓自己知道目前距離目標還有多少下。

例如「左手握桿練習」與「右手提桿練習」所設定的目標是各
300下,您就要以達到300下為第一個目標,漫無目的的隨意練習,就好像開車有目標卻沒有方向感,有時開過頭了都不知道。

「我每天工作都很忙,只能抽出一點時間來練習,但是每天只練很少下,這樣有用嗎?」

我們的練習重點是「練動作」,而不是「練球」,在動作正確的情況下當然球練越多越好,但是「練動作」必須慢慢練、慢慢培養才行,練的太快太急,反而欲速則不達!

怎麼說呢?

就好像練字一樣,假設你的慣用手是右手,現在請你換成左手寫字
….
一定會寫的歪七扭八對吧?

 

現在我告訴你:「你必須要用左手練習寫字,每天練寫50字,要練到1000字左右,才會開始把字寫正,而至少要再練2000字以上,你才會漸漸將字寫的漂亮。」

「那我現在就在
2天內苦練1000字行不行?」

那也不好,字要寫好是需要每天不斷地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去自我學習與自我體會手與筆桿間力道的拿捏與平衡,而這些感覺是需要時間慢慢體會的。再者,練過頭了,手負荷不了反而受傷!

「我們建議只要認真去寫,每天
50個字就行了!一次練了也許200個字,但到50字後的注意力卻無法集中,那之後的150字就白練了。」

每天
50個字,要到達1000字就要20….

「如果工作忙每天只有
20個字可不可以?」

當然行!只要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用心去寫。每天
20字,就是50天,就如同兩個旅程一樣會到達目的地,只是一種需要20天到達,另一種則需要50天才能到達,你可以針對自己的狀況去選擇那一種方式。

重點是,它們都能讓你到達目標!

所謂的「到達練
1000字」的目標不要誤會只是練到1000字就算達成了,而是當你練到1000字後,左手是否能輕易地將字寫正而不會再歪七扭八了。

如果你問-

「我每天都有練
50個字啊,但為什麼字還是歪七扭八的?」

也許你只練習
3天,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反問自己:「我練到1000個字沒?」

「我已經有練
1000個字了,但為什麼字還是歪七扭八的?」

這要看你是用幾天去練完,我們設定至少是
20天,結果你卻3天就練完,你的左手在這樣過度操勞的情況下,請問它那還有餘力去體會力道與平衡感?

「我也是練
1000個字啦,但為什麼字還是歪七扭八的?」

這也要看你在練的過程中是否用心去練,還是只把這種練習當作一種形式,手有動但心卻不放在筆上?

「練動作」好比「練字」一樣,都需要靠時間讓自己的意識慢慢去體會並自我學習,除了自己的意識外,你的肢體肌肉與身體的平衡感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新學習的動作。

試想,當用左手寫字時即使左手拿筆的動作是對的,字也知道該怎麼寫,但也是寫不好,簡單一句話,就是你用左手拿筆寫字不習慣如此而已,這種需要「習慣」才能做好的事情是急不得的!

對應到高爾夫動作的學習上,幾乎所有揮桿動作的細節都與「習慣性」有關,這個動作習慣了,自然能生巧,自然能體會到更深層的境界,自然能再學習更高難度的動作。

而「習慣性」這個東西,自然跟練習的「次數」脫離不了關係。

一個動作,不可能用「看」的、用「想」的、用「模仿」的就能習慣的,它必須要實際地去做它,去練習到一定的次數,無論您每天練的次數多少,只要用心去練,當有一天練的次數到了,時候到了,開竅的時機就到了。
 

 

參考書目
北京體育科學學會(1994)。教練訓練指南。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造揮桿 的頭像
    建造揮桿

    高爾夫教學的部落格

    建造揮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