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要討論的【揮桿動作的原理】這個章節與一般人說的【揮桿方式】不同。
【揮桿動作的原理】是討論人與球桿,在起桿、設定、上桿、下桿、擊球與收桿動作之間的關係,與每個身體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邏輯在那裡,目的是在研究「如何使擊球後,讓球飛行的誤差減到最少」。
而【揮桿方式】則是依照每個人的特性與觀念,而自行發展出的揮桿技巧。而每個人所擁有的揮桿方式也是只有一個共同目的,也同樣是「如何使擊球後,讓球飛行的誤差減到最少。」
如果您已揮桿多年,可能會發現往後我們所談的原理與您的揮桿方式大不相同,或許是您對自己揮桿方式有一套獨到的見解,只要認為可以運用自己的方式而讓所打的球誤差減少,我們都絕對尊重與認同您的打法。
對於老手而言,每個人的身高、體重、手腳長短與節奏感均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揮桿方式,只要這個方式能有效的控制球的距離與方向,我們都可以說它們是對。
但問題是------
這個【揮桿方式】適不適合所有的初學者?
適不適合一個完全對運動都不懂的人來入門?
經過觀察許多世界級一流球員的揮桿動作與研究他們的揮桿方式我們發現,每個有效的揮桿技巧都遵循著一些揮桿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都與【球的飛行原理】有關),也就是說無論你想模仿或學習那一種的揮桿法,它們都離不開一個基本原則-----
『如何讓手中所握的球桿,在揮桿過程中以一個固定且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且擊球時,桿面與球接觸的一瞬間是方正的。』
我們不想讓初學者把揮桿動作想的太複雜難懂……
並絞盡腦汁的思考著,用什麼方式讓他們入門最好?
而且也不會以目前在市面上所看到的,包含高爾夫有關的書籍、雜誌、DVD等等,對於揮桿技巧教學的一貫呈現方式去教導您….
「用相同的教學語言、教學模式只是換湯不換藥地重覆再教一次,那看這個部落格與看其他的有什麼差別呢?」
當在撰寫一篇文章時,這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提醒自己的事!!
我們嘗試著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教學語言去教導初學者,尤其我們設定的對象是那種從來不曾運動或自認為對運動一竅不通與沒有運動細胞的人。
所以在第三章揮桿動作的系列文章中,每個主題(如起桿、上桿等)我們會用兩個階段來呈現-
第一階段為『揮桿模型』訓練
先教您練動作,一步步把身體動作的揮桿模型慢慢訓練起來…..
第二階段為『揮桿動作』討論
將我們所觀察許多世界級一流球員的揮桿動作與研究他們揮桿的所有文獻中,所歸納整理出的一些揮桿基本原理。必要時,才會將所參考的書籍、雜誌等的教學內容,拿出來與文章相互呼應。
我們目的只希望初學者除了能暸解揮桿動作的基本原理外,還能透過我們所設計的訓練動作親身去感受這些動作。
只要不與這些『揮桿動作的基本原理』相反,並實際練習『揮桿模型』動作與融會貫通,任何人都能漸漸找出適合自己並喜愛的揮桿方式。
最後再次強調,我們的文章所針對的是初學者….
如果您是一位老手,或許過去的高爾夫學習方式或觀念與我們所教的不同,如果您對我們的文章也有點兒興趣,就當作看一篇連載小說吧!
如果您是一位新手,我們誠懇建議您試試看,畢竟我們已經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實驗過不下百次,最後還是這個方式對於一位有如白紙的新手學的最快最有效。
敬請期待未來精彩的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