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幫大家把這套漫畫的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整理一下。

高爾夫揮桿是一種「運動技能」,而能夠把「運動技能」發揮的運用自如則偁為「運動技巧」!

「運動技巧」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對運動動作的自動化控制,它可以使人不必注意如何完成運動動作的細節,而使動作自然產生協調、連貫、輕鬆、準確與速度感。

「運動技巧」有分為「好的運動技巧」與「錯誤的運動技巧」,這兩種技巧在初學習時在「球飛行誤差率」上都還看不出來。怎麼說呢?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兩個初學高爾夫的人,一個是是透過不斷地擊練習球來邊揣摩揮桿姿勢,一個則透過正確步驟(運動學習公式)來學習。

先講那位有透過正確步驟學習的人,也就是剛開始並不讓他急著打球,先訓練他「左手握桿」、「右手握桿」、「雙手握桿」、「站姿握桿瞄球六步驟」等練習動作以階梯式的訓練慢慢讓他養成好的基本動作習慣。

接著在以「起桿」、「設定」、「上桿」、「下桿」、「擊球」與「收桿」分解動作練習來讓他體會每個環節的技巧,接著再傳授「組合訓練」幫助他把所有環節整合起來,最後再以「協調訓練」讓他對整體的動作產生速度感。

就好像一位雕刻家要雕塑一個作品時先將大約的形狀雕塑出來,然後再細細雕琢細微的部分。

就好像我在教這位初學者一樣,先將他基本動作的底下打好,然後用「分解」、「組合」與「協調」訓練先讓他完成一個大致的揮桿模型(雖然是初成形,但也已經非常有模有樣了),接著這時才開始讓他打球,教他如何以這個模型將球擊出去,然後再根據他的模型細微地去調整他的動作。

但比較起來,雖然第二位有經過「運動學習公式」這樣按步就班地來學習,但在初開始學習如何擊球時或許那第一位以不斷地擊練習球來揣摩揮桿姿勢的人這時會打的比較好,所謂比較好是球較能擊到甜蜜點與飛的較遠,也就是「球感」很好.......

因為那位一開始就打球的人在同樣學習的時期練了很多球,他對「如何將球擊出」的感覺比第二位好,而第二位在這時才開始第一次打球,揮桿模型雖然有,但他對「實際擊球」還很陌生。

所以我才說兩種技巧在初學習時在「球飛行誤差率」上都還看不出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就是兩位開始同時練球,他們兩者的差別在於起跑的時間點不同,就好像一個是一開始就跑了(以不斷地擊練習球來學揣摩揮桿姿勢的人),第二位(以透過正確步驟來學習的人)則是等第一位跑了一段距離後才開始跑。

雖然一開始第一位領先第二位一大段距離(因為第二位現在才開始打球),接下來你猜會發生什麼事呢? 

「咦?為什麼我的球雖然打的遠但一直往右飛呢?」

第一位學習者在邊擊球邊想著…….他的「球飛行誤差率」一直上升!

當他有一天對擊球開始有「控制」的需求時,也就是開始想降低自己的「球飛行誤差率」時,問題慢慢浮現了出來.........

可能他的握桿站姿瞄球有了誤差(第一型誤差).....

也有可能是他在「上桿」到「擊球」等的動作上出了問題(第二型誤差)…….

更可能是他是以上兩種誤差的綜合(第三型誤差)
…….

但這下可好了,有些動作已然「習慣」了,當他想改正它們時…..

就如同賽跑時第一位原本領先第二位一段距離,但這時你會看到第一位不知道為何地「倒退嚕」….並停留在一個地方再也無法向前....

而第二位雖然跑的較慢但也穩穩地向前,他們之間的距離慢慢拉近,最後第二位終於超過第一位,而第一位還深陷在修正他那些習慣的錯誤動作泥沼裡,或許永遠也出不來,而他再也追不上原本在起跑點輸他的人了
……..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造揮桿 的頭像
    建造揮桿

    高爾夫教學的部落格

    建造揮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