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動作穩固期(運動技能運用自如階段的特徵)
1、形成運動技巧的主要特徵
當運動技能形成動力定型,再經各種條件下的反覆練習,動作得到鞏固,完成動作準確、省力、輕鬆、自然,並達到了穩定與自動化程度,形成了運動技巧,但隨機運用還不太熟練。
2、熟練運用運動技巧時期的主要特徵
形成運動技巧後就進入本時期。此時運動員能在各種困難條件下完成動作,最重要的是能在比賽中根據具體化的情況隨機應變的運用。並且有高度完善的時間感、速率感、用力感等各種專門感覺,能依靠肌肉、韌帶、肌腱中感受器傳導的基本信息,完善的控制和變化動作,甚至還會及時創造性的完成動作。(北京體育科學學會,1994)
如果你能按步就班照步驟練習,經歷了第一階段「動作建造期」與第二階段「動作適應期」,慢慢就會進入「動作穩固期」。當進入這個時期,就是你「先苦後甘」嚐到成功果實的時候了,揮桿動作的正確性與熟練度已經到達了七成,到了這個時候就會鼓勵你多去練習場練球,在體力允許下多練幾盒都沒關係,你也不用擔心動作跑掉,即使一時跑掉也知道怎麼修正回來。
在練習場練完回家後如果再針對當天練習的感覺再「練動作」複習一下,或者第二天如果要加班沒辦法去練習場,也可以利用十分鐘練一下動作,日子一長,你的「揮桿模型」會越來越漂亮與正確,相對的在實際擊球時動作就會越來越正確與漂亮。
這種練習法就能達到有效、省錢與省時的目的,連不用去練習場也能進步!
我們現在所談的是『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它包含「動作建造期」、「動作適應期」與「動作穩固期」,這三段時期所採取相應的學習方式與訓練方法是不同的,學習運動技能者應該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動作學習是處於那個階段,並恰當的採取學習策略,這樣比較科學,比較能事半功倍,這才是我所說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去練球,土法練鋼的方式不但浪費你的時間也可能讓你走了冤枉路!
「有些職業選手也是這樣練出來的啊?」
他們可是整天至少八小時不停地練球,別忘了打球是他們的職業,除非你有與他們相同的時間與不用工作全心去練球!
有些上班族的球友使用土法練鋼的方式一天頂多也只能練2、3個小時,卻天真的以為那樣就可以把球練好!那只會感到更挫折更茫然….
一位自學者除了要給予正確的指引外,最重要的是隨時需要鼓勵與實例參考,因為他們比有請教練指導的人更容易遇到挫折,遇到瓶頸時常不知如何是好而失去了方向,所以才會六神無主地四處聽取各方對他揮桿動作的意見,或者更加埋頭苦練,最後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
為什麼會這麼囉哩叭嗦地說這麼多,只希望您不要盲目地用土法練鋼的方式去練球….
我只怕說的還不夠清楚!(待續)
參考書目
北京體育科學學會(1994)。教練訓練指南。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 Oct 27 Sat 2007 22:07
二、揮桿原理---建造揮桿模型(10)--設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