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 July 11, 2009 06:47 AM 回應

請問該如何去控制握桿力道 ?
準備姿勢時可以放鬆,但是上桿時就不自主的緊握

造成下桿時無法順暢的釋放,不知是否有方法可自行訓練?
謝謝!


 

!Vic

哈,最近可忙翻我了!文章有點慢還請大家包涵一下,我們會盡量趕快進度。

有許多朋友之前所提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必要都會另外製作教學文章(例如目前正在連載的【買一支七號桿的建議】系列),目的也不是只為了針對提出的人來回覆,而是認為那是絕大多數人共同的問題,我們所花的心血是為了給未來更多人看的

現在談正題,準備動作可以做到握桿放鬆,就能感受到『桿頭重量』,但是在上桿時就會不自主緊握,也代表『桿頭重量』不見了…..

握桿一用力身體肩膀就不自覺緊繃起來,感覺用了很大的力氣擊球,卻無法把力量完全『釋放』在桿頭上,也就是說你用了十足的身體力量,球桿頭在真正擊到球時卻僅剩兩成不到的能量。

問題根源可能是當起桿一瞬間你就有習慣緊握桿子的『肌肉記憶』,那是一種慣性動作,老實說在我教學的經驗中,這種問題即使看書再怎麼模仿名將或請名師指導甚至電腦分析系統用四個攝影鏡頭同時拍你的動作比對也改不了的。

因為「錯誤的動作習慣」是在你身上,別人無法幫你去除!

就算跑到美國花一小時一萬元美金請Tiger Woods的教練親自指導你,也無法在短時間之內改掉你一段時間所累積起來的習慣動作。

站在老師的立場,我會鼓勵學員還是得回歸『基本』練動作,我們只能給予方法,還需靠自己努力與自我體會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就如同學校老師傳授知識,學生回家還是要複習功課,醫生開藥方,病人回家還是要按時吃藥一樣…..

那到底要用什麼『運動處方』來解決我的「慣性動作」呢?

既然上桿時會不自覺握緊,可能你在[起桿]時就出了問題....

我的學員中也與你有相同的問題,我除了親自訓練他【起桿動作練習】也要求他回家需累積練動作到一定次數,那麼....先練一千下看看吧,一天50下就20天,一天100下就10….

當你練到那個次數的過程中應該會慢慢體會到起桿慢與用身體全身帶動桿頭而不是僅用手去上桿的要領....先把起桿做好,上桿時自然能放鬆,也能感受到『桿頭重量』,有了桿頭重量,慢慢就能體會到『釋放』的要領。

先「練動作」讓自己的『肌肉記憶』適應到一定程度(至少正確度與熟練度均達六成),再試著空揮桿練習,而空揮練習應需累積次數至少1000下(最好一天30~50下就好,慢慢來不要操壞了自己或手破皮而欲速則不達ㄛ)左右,再去練習場試看看有沒有改善。

我認為那是最有效率的處方,但是算一算認真的人起碼也要兩個月時間,但可能問題就一次解決,將來不會再有,而你也能接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學習上。

我常鼓勵學員:「這個沒有速成的啦,想想你將來還有好幾十年的高爾夫要打,為自己投資這兩個月不算什麼!」

反正呢….『建造揮桿』教你的不是什麼速成絕招,也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要領,它概念很簡單,方法很具體,難就難在能不能持續耐心紮實地去訓練自己,加油ㄛ!

請參考二、揮桿原理--建造揮桿模型(1)~(5),二、揮桿原理---起桿(1)~(3)、建造揮桿模型(1)~(5)教學影片及起桿教學影片(1)~(3)的文章,另外練動作要領在【相簿】裡的【
起桿擺動練習】。

版主紅燒

相關文章連結

二、揮桿原理--建造揮桿模型(1)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6894668

二、揮桿原理---起桿(1)

 http://www.wretch.cc/blog/wino9996/7261773

起桿擺動練習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wino9996&b=11&f=1870270738&p=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建造揮桿 的頭像
    建造揮桿

    高爾夫教學的部落格

    建造揮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